【痛風陷阱】痛風鬼祟隨時潛伏20年 30多歲女士都中招有年輕化迹象
發布時間: 2020/11/09 14:20
最後更新: 2020/11/13 19:32
痛風舊時被稱「富貴病」,皆因大魚大肉及嗜酒的人最容易患上。但隨着現今人口老化、生活模式及飲食習慣改變,痛風逐漸成為都市人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,甚至有年輕化迹象。
從臨床個案顯示,痛風症隨時有機會是個「鬼祟」病症,會在沒有表徵下被誤當為其他風濕病,所以如發作頻密就必須檢查清楚,以免延誤診治影響病情。
尿酸是嘌呤分解的代謝物,嘌呤可以在我們日常的食物中吸收,也可能從身體內的核酸新陳代謝產生。所謂痛風,即是體內的尿酸過多,以致過量尿酸結晶積聚在關節所引發的炎症。關節通常會發熱、紅腫及疼痛。痛風發作時,往往會令患者劇痛不堪,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。
痛風症可分為4個階段,早期的患者抽血時會驗到尿酸值過高,但很多時未必有明顯病徵,尿酸結晶已開始靜悄悄地在身體積聚,例如關節和腎臟。
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阮嘉恩說,隨着尿酸慢慢積聚,引致痛風症發作,約有一半以上病人第一個出現痛風的地方是足部大拇趾關節,其餘較常發病的則是其他腳部關節,如膝蓋、足踝,甚至手肘、手腕及手指等。
阮醫生亦指出,痛風的表徵是紅腫灼痛,大部分病人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吃消炎止痛藥或打消炎止痛針,幾天便會消腫痊癒。
但如不理會的話,隨着時間增加會演變成多個關節發炎,愈來愈難控制,並會經常復發。嚴重的更會破壞關節,導致變形。
100人有3個患痛風
根據衞生署201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,痛風患病率於過去10年持續上升,每100人就有3人會患上,與西方已發展國家的比率相若。阮醫生指出,痛風症患者的性別及年齡層都有分別,男士通常在30歲後,女士則會在停經後風險增加。
但亦有例外,曾有年僅30多歲、未收經的女士突然關節痛。
起初她以為與進食高嘌呤食物有關,而最初抽血的尿酸值也不高,只有關節紅腫,吃消炎藥後腫痛亦已消退。怎料後來關節又再次紅腫,抽水檢查也沒發現。經過多次超聲波及抽水檢驗後才最終證實是痛風,原來女士30多歲亦有機會患上。
痛風鬼祟不易發現
痛風可能是一個多樣化的「鬼祟」病,有一位50多歲男士,自30歲起間中會有關節痛,時不時參與朋友聚餐後就會病發,但求醫吃過消炎止痛藥後便好轉。如是者他關節一痛就到醫生處求診,不過每次抽血驗尿酸值也不高,直至四、五年前病發得非常嚴重要入院治理。
留院期間他除了有多個關節疼痛外,亦持續發燒,但尿酸值正常。當時由於關節疼痛得非常厲害,他卧床了幾星期,體重輕了10多磅,朋友甚至以為他患癌症。直到後來進行關節抽水、X光、超聲波等多個檢驗後,發現到尿酸結晶,才證實是痛風。
「這患者起初只是幾個關節痛,病發時尿酸值往往比平時低,事實上,他多年來身體檢查時,尿酸值曾達標準的臨界點,甚至有輕微過高。隨時間而過,痛風病發時擴散至多個關節。」
避免進食高嘌呤食物
雖然痛風大多是沒有先兆的病症,到病發時患者可能已嚴重劇痛。不過阮醫生說只要及早發現,處理得好,治理也不困難。
患者應避免進食高嘌呤類食物,如紅肉、內臟、海鮮及豆類等,特別是啤酒更應避免及多喝開水。
阮醫生亦補充,治療方面可分急性和慢性痛風治療。處理急性痛風,會用到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)、環氧化酶-2抑制劑(COX-2 Inhibitor)或秋水仙鹼(Colchicine),或會為病人於受影響的關節注射類固醇。倘若患者情況較嚴重,更會使用口服類固醇。
而治療慢性痛風,則會由根本開始,降低身體的尿酸值,最常用到的藥物就有別嘌醇(Allopurinol)及非布司他(Febuxostat),將尿酸控制到溶解度以下的水平,減低痛風發作。
不過,部分治療痛風藥物有副作用,如懷疑患有痛風的話,最好及早求醫,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作者:黃依情